编程学习(心理按摩篇)

前面叨叨地说了那么多代码,可能你有点懵,甚至不想再看下去了,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,莫名的憋闷的感觉,或者其他什么感觉,总之是不爽的感觉。

“没见过你这样的,一开始就弄这么一堆东西,啥也看不明白,难道你不知道我从来没学过这玩意啊,真是浪费时间”。

嗯,不出意外,你的心里应该是类似的感觉吧。
既然这样,今天这篇就不说那些破玩意,咱们一起谈谈生活,聊聊人生。
前段时间看书,学到了一个词:“过早引用”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一个东西你从来没学过,现在却让你马上用它来做事。

这怎么可能。你一定会这么想吧。
但是你的行为却背叛了你的心,其实,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,充斥着大量的“过早引用”。而你是怎么做的呢
领导分配了一项新工作任务,以前从未做过,怎么办?和领导说,没弄过,我不会?
媳妇儿生娃,你喜当爹,内心是不是也会惶恐,怎么才能当好这个爹啊,没当过,不会啊!
当然,举这个例子有点极端,其实主要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:这些无处不在的“过早引用”,无法逃避,只能面对,怎么面对呢

硬着头皮上呗,不会就边干边学,多看书,多找人请教呗。没时间?那就少看会剧,少刷点视频,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挤一挤总会有的。
再者说了,现实的问题是你要生存啊。
试想,领导让你干活,你撂挑子,久而久之,饭碗还保得住吗?其实不用太久,你就要另谋出路了。
试想,媳妇让你当爹,你说不会,我敢保证说出这句话,你不被打死,估计也是半残。
兄弟,好死不如赖活着,活着才是刚需啊。

所以还是那句话,硬着头皮上呗,不会就学呗,神奇地是,当你这么硬刚一段时间后,突然发现开始有些懂了,至少不像以前那么生涩那么抵触了。(当然要注意的是:这里的硬刚不是盲目的,而是要不断地在用的过程中整理、归纳、复盘、总结)
相信我,这是个来之不易的转折点。而且一旦有了类似的体验,就会一发不可收拾,大大增强学习的信心。

为啥要在这里说什么“过早引用”呢?
因为编程学习真的和现实的生活很像很像,也是到处充满着“过早引用”。

以目前很火的python语言为例,几乎所有的 Python 编程书籍上来就举个例子:

1
print('Hello, world!')

这就是典型的“过早引用”,为啥?因为print() 是个函数,而函数这个概念,不可能一上来就讲清楚,只能在后面若干章之后才开始讲解……

可是为什么不像学校课本那样,从1、2、3…A、B、C…开始呢?很遗憾,就是不行。这或许就是编程学习特有的入门门槛吧。
既然提到学校学习,那就随便说说学校学习的特点,如果说离开学校后,工作和生活中的学习充满了”过早引用“,令人很难受的话,学校里面的学习则舒服很多,因为几乎没有”过早引用“的问题存在。
尤其是在中小学,每个章节涉及的知识点之间,全都是线性关联的。第一章学好了,就有基础学第二章;在第二章的概念不会出现在第一章之中……
平时辅导儿子作业时,如果我用了他当时还没学到的章节所涉及的知识点,他就会很理直气壮:这个方法我还没学到,换一种。这…,我竟无言而对。

也许正是习惯了学校的这种学习方式,突然进入到社会,换了一种学习方式,才会那么的不适应,才会出现文章开头的各种不爽。
如前所说,工作和生活充满着各式各样的”过早引用“。
中国有句俗语: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。为什么总是要到多年以后你才明白父母曾经说过的话那么有道理?
其实就是因为很多观念是 “过早引用”,在当时就是非常难以理解……

这一篇咱们一起了解了过早引用,也知道了躲不开,逃不掉,怎么办?正面硬刚呗!

接下来,让我们重新振作起来,继续往前走!